• 反馈1

  • 反馈2

它是“冬季第一米”,祛湿不伤脾,补肾又美白!还能吃出平稳血压~ ...

融报_科技文苑 2024-12-7 15:42 2870人浏览
摘要

且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,身边不少同事也都出现胃痛、腹泻便溏、手脚冰凉等现象。而说到调养脾胃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山药、南瓜,但花芽今天要给大家推荐另一种食材,有“水中人参”之誉的芡实!祛湿、健脾胃又补肾, ...


且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,身边不少同事也都出现胃痛、腹泻便溏、手脚冰凉等现象。




而说到调养脾胃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山药、南瓜,但花芽今天要给大家推荐另一种食材,有“水中人参”之誉的芡实祛湿、健脾胃又补肾,还“补而不峻”“防燥不腻”的特点,很适合冬天吃。





一、小小芡实本

芡实是“水八仙之一”,也是一味药食同源之品——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芡实:“主湿痹腰脊膝痛,补中除暴疾,益精气,强志,令耳目聪明。”


《本草求真》中提到:“芡实如何补脾,以其味甘之故;芡实如何固肾,以其味涩之故。”



1
“渗湿第一药”

很多人觉得只有夏季要祛湿,其实冬季也是湿气肆虐横行的季节!


你最近是否常常觉得大便黏软、排不干净?照镜子发现脸上长痘、头发爱出油?变天就腰腿痛?舌苔很厚?这其实都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!


(湿气重的表现)


这时候就很适合吃点芡实!有些人可能会说:“那我用薏米祛湿不是一样的吗?”


要知道,薏米性寒,吃多了容易拉肚子,而芡实性平,适合大多数体质。


2
脾胃双补

脾恶湿,湿气没了,脾胃自然也能更好地发挥效用。


《本草经疏》中也对其描述道:“专补脾胃湿土之虚损也”。也就是说芡实对于因脾虚引起的小便不利和腹泻便溏等症,都有一定的预防和缓解作用。


同时,芡实还富含膳食纤维,能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,提高脾胃功能。



3
补肾固精

冬三月,此谓闭藏,而肾藏精。因此,冬季是养肾的黄金期。


而《本草经百种录》称芡实为“脾肾之药也”——芡实甘补涩收,入肾经可以用于肾气不固的腰膝酸软、肾虚遗精、早泄,也可以固肾缩尿,辅助治疗尿频和小儿遗尿


4
安神定志

芡实既能补先天之本,又能补后天之本,有助于调节气血的生化和运行,气血充足且运行顺畅,能濡养心神,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,改善因气血不足、脾肾亏虚等导致的失眠、心烦、多梦等睡眠和情绪方面的问题。




二、芡实的“好搭档”,营养新升级


1、芡实白扁豆粥,祛湿止泻

湿气重,平时还容易脾胃不适、拉肚子的,就可以喝这碗粥:


食材:芡实20克,白扁豆15克,大米50克。



做法:芡实和白扁豆先浸泡20分钟,接着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熬成粥。


白扁豆是著名的“脾之谷”,祛湿健脾,搭配芡实补脾力更上一层楼,止泻力也更好。



2、四神汤——健脾胃

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,“四神”指的就是薏仁、莲子、芡实、茯苓,在一起互相补遗,有健脾化湿、安神、养肤之能。


做法每种食材10g,可以直接煮水,煮至药材熟烂、汤色微黄即可。



经常脾胃不适的能加猪肚、羊肉、山药等;想补肾的可以加点栗子、黑豆等。



3、黄芪芡实饮,调理体虚

这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张昱主任推荐的一款茶饮,很适合脾肾亏虚的亚健康人群。


脾肾亏虚的表现:疲倦乏力、腰脊酸痛、便溏、肢体困重、耳鸣、浮肿、畏寒肢冷等。


做法生黄芪20克、芡实6克、玉米须3克、防风3克、生山楂3克。煮水代茶饮。



好处:黄芪肺、脾、肾三补;玉米须利水消肿,防风祛散风邪,生山楂活血化瘀、健脾开胃,搭配上芡实,适合脾肾亏虚的人群在家调理。



4、山薏芡实粥,控压

有一种血压升高是在劳累或饥饿后,一般都是虚证。因为在这种状态下,脾虚弱,打破了血压平衡,导致虚证高血压的出现。




这种情况可以试试下面这款粥:



食材:山药、生薏仁各100克,芡实20克,水芹菜一把


做法

①芡实、生薏仁浸泡一晚,山药洗净去皮、切段。

②三种食材放入锅内加水,熬煮成粥,开锅时加入切碎的水芹菜即可。



山药健脾,兼补肺阴;生薏仁健脾祛湿;水芹菜清热利尿、祛风降压;再加上健脾胃的芡实,能很好的缓解虚证高血压。


0

路过

0

雷人

0

握手

0

鲜花

0

鸡蛋

中社网|融报_全国党媒+融合报传平台,递达时代主流价值,播报权威社会热点,矩阵链接服务中国;【中社网|融报】相应取得国家社会新闻类商标权、国家工信部、公安部联网双备案;本网logo【融报】由现任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胡振民同志题写;融世界|报天下。
  • 官方手机版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商务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