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反馈1

  • 反馈2

“陶都”宜兴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集群(文旅赋能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案例) ...

融报_江苏文旅 2024-12-4 11:07 2039人浏览
摘要

宜兴市地处太湖西岸,素有“中国陶都”之美誉。近年来,宜兴立足“生态禀赋、人文底蕴”两大优势,通过“全市域”布局、“全要素”整合、“全产业”打通、“全方位”参与,探索“城乡一体、产业互融、上下联动、内外 ...

宜兴市地处太湖西岸,素有“中国陶都”之美誉。近年来,宜兴立足“生态禀赋、人文底蕴”两大优势,通过“全市域”布局、“全要素”整合、“全产业”打通、“全方位”参与,探索“城乡一体、产业互融、上下联动、内外协同、主客共享”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,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提升业态品质,形成文旅融合、全域旅游的“宜兴实践”,努力打造长三角休闲度假康养首选目的地。洑西村、龙池村等8个村获评全国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。

宜兴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生态旅游城市、宁杭生态经济带新兴中心城市、苏浙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南翼引擎。近年来,宜兴立足“三山二水五分田”这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,坚持规划先行、政策引领,聚焦陶文化、农耕文化、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,将文化内涵、价值融入旅游产业链各环节,在破解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分离、文旅融合形式化浅层化发展难题的同时,全面打响宜兴文旅品牌,真正实现旅游业态价值攀升。

业态升级赋能“陶式生活”。近年来,宜兴市坚持对陶文化的重要阵地——蜀山古南街进行渐进式活化修复改造,从文化引领、业态升级等途径实现迭代活化,原住民更是让这条古街充满烟火气。宜兴市持续以陶文化特色为抓手,坚持大空间拓展与微空间发掘两手抓,进一步加快城市更新步伐,蜀山古南街、青龙山公园、前墅龙窑等一批特色文旅载体建成或修复,黄龙山地质公园等一批串起“慢生活”的文旅项目正在加快推进。未来,陶瓷供销码头、小窑墩青瓷遗址等多个具有“陶都特色”的历史文化建筑更新升级将被提上日程。与此同时,通过对丁蜀西望村、洋渚村、蜀山社区等陶艺集聚地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打造一处处新景点,让游客不仅仅只是前来采购,更能慢下来细细品味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。此外,推出“蜀山陶集”“国际咖啡文化节”“国际柴烧艺术节”等极具特色陶文化品牌活动百余场,成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重要引擎。

文旅融合打造“美丽田园”。宜兴市通过全力打造“美丽田园”“美丽河湖”等品牌,逐步补齐乡村环境短板,推动乡镇景点化、村居景观化,助推农文旅融合持续散发魅力。白塔村做活文化产业,讲好白塔故事,打造文旅公园、牵稼园、兴望农牧文化园、白塔庄园、芸芯山庄五大景区,以红色文化引领的七大展馆和以南天竹为支柱的八大高效农业基地,形成动静结合、高低结合、老少结合的智慧旅游模式,全村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;自2023年春节试演以来,白塔创新非遗项目千年铁魂江苏情打铁花大型演艺,可容纳2000多人同时观看,丰富白塔村夜间文化生活,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演艺项目,2024年“白塔畔 问星云”获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。洑西村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,积极探索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+市场的新发展模式,形成以“篱笆园”为龙头的一批具有特色的精品农家乐和民宿;洑西龙山自然村依托临近景区的区位优势和绿水青山、田园风光、村落建筑等资源优势,打造73家乡村精品民宿,形成一户一特色民宿集群,宜兴农文旅融合发展驶入“快车道”,农村休闲旅游开发如火如荼。

寓教于游浇灌“红色热土”。目前,宜兴市保留完好的红色文化遗址、遗迹多达20余处。宜兴市委、市政府印发《宜兴市太华镇胥锦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,积极抢救、收集、挖掘新四军红色文化。通过打好整合土地资源、盘活经营性资产、改造门面房等“组合拳”,胥锦村——江南红村的优势日益凸显。聘请专业团队设计形成《太华镇胥锦村红色美丽村庄规划》,做好“一环三片区”总体规划布局。修复改造合兴饭店、红村山馆、杭坑被服厂、新四军粮站等历史遗迹,新建龙珠湖休闲广场、星火广场、红色竹海纪念园、将军广场等特色节点,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每年接待企事业单位、各地游客超过10万人次,为宜兴红色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同时,坚持党建引领,通过产业带动、文化激活、绿色发展,推进“自然+传统+红色”文旅产业融合发展,串联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、合兴饭店等红色景点,联动龙珠茶场、龙珠水库等生态景观,打造胥锦村独有的红色文化+绿色生态旅游路线、“红色旅游+”研学实践等文旅项目,有效带动村民致富增收。

规划先行政策引导,做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。编制完善“十四五”时期全市重点规划《宜兴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》和《宜兴市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》,努力做好全域旅游提升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顶层设计。以全域旅游创建为抓手,深入研究乡村旅游的区位条件、资源特色、生态环境、社会经济等多因素,探索乡村旅游产业转型提升途径。文体广电旅游局、发展改革委、财政局等部门不断完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,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文旅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,为宜兴乡村旅游和全域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基础保障。

积极培育发展典型,打造乡村旅游村镇集群。组织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遴选、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推荐、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,树立乡村旅游发展典型,现有洑西村、白塔村、省庄村、张阳村、横山村、竹海村、龙池村、乾元村8个村获评全国、省乡村重点旅游村。金紫村党支部张少东书记入选文旅部2023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名单。

0

路过

0

雷人

0

握手

0

鲜花

0

鸡蛋

推广
买比特币,买热门币种上BiKi
中社网|融报_全国党媒+融合报传平台,递达时代主流价值,播报权威社会热点,矩阵链接服务中国;【中社网|融报】相应取得国家社会新闻类商标权、国家工信部、公安部联网双备案;本网logo【融报】由现任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胡振民同志题写;融世界|报天下。
  • 官方手机版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商务合作